声音,无形而又有力,充满了无尽的魅力与神秘。它是大自然的馈赠,是宇宙的旋律,是生活的调色板。但有时候却是我们耳朵的致命杀手。2024年3月3日是第25个全国“爱耳日”,快来看看如何预防一种不容忽视的法定职业病—职业性噪声聋吧!
听力杀手—噪声
噪声是指环境中不需要的、使人厌烦的或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杂乱无章的声音,它对人体多个系统,如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都可以造成危害,但特异性损伤在听觉器官。
工作场所中的听力杀手—生产性噪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声。
多大的生产性噪声会损伤听力?
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5分贝)的噪声易引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接触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对听力损害越明显。但也有人对噪声比较敏感,所以接触80分贝及以上强度噪声的劳动者都要进行健康监护。
什么是职业性噪声聋?
职业性噪声聋是指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损伤,引起内耳毛细胞病变导致听力损失,听力学特点为感音性耳聋。噪声对听觉功能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值升高,语言接受和信号辨别力差,严重时导致噪声聋。接触噪声的作业人员,语频、高频的听力损伤程度随着工龄和噪声强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
如何预防职业性噪声聋?
1、控制噪声源:这是最根本的措施,可以采用无声或低声设备代替发出强噪声的机械,工作岗位尽量远离噪声源;
2、控制噪声传播:车间合理布局,应用吸声或者消声技术,采取屏蔽措施;
3、个体防护:规范佩戴耳塞耳罩,这是最后一道防线;耳塞:隔音效果可达20-35db;耳罩:隔音效果可达30-40db;
4、健康监护:定期对接触噪声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观察听力变化情况,以便早期发现听力损伤,并给予妥善处理。妇女妊娠期应避免接触超过卫生标准(85-90db)的噪声。
5、合理安排劳动和休息:噪声作业应避免加班或者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可适当安排工间休息,休息时应离开噪声环境,使听觉疲劳得以恢复。噪声作业人员在工作以外的休息时间应尽量减少接触较强的噪声,包括音乐,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
组稿:郭郑
审核:薛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