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知识-尊龙凯时入口
1.什么是人的血压
人类要维持生命并进行日常工作就必须得到能量的供应,就象汽车行进时需要汽油,电灯亮需要电能一样.而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则是人体能量的来源.血液则负责把这些营养物质和氧运输到各组织器官中.同时,将各组织器官在氧化代谢中所产生的废物运走.那么血液靠什么力量在整个人体系统中循环的呢?那就是血压,即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时,血液加于血管壁的侧压力,而血管弹性回缩所产生的压力则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所以血压对人类是非常重要的。
2.收缩压,舒张压分别指什么? 什么是脉压?
心脏收缩时,大动脉内产生的较大的压力,我们将此时的压力叫做收缩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借助于大动脉的弹性回缩产生的压力推动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这时的血压称之为舒张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二者之差叫做脉压。
3.高血压的定义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协会的标准,明确提出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是:在未服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是能找到引起高血压明确病因的高血压.占到全部高血压人群的5%左右,可通过对原发病的治疗可使部分患者得到根治.而原发性高血压找不到病因,存在着遗传倾向及家庭聚集性,经实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认真的服药,也可使血压得到控制,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率。
4.测量血压要注意些什么
1.由于血压特点是明显的波动性,所以需要非同日的多次反复测量才能判断血压的升高是否为持续性。
2.环境要安静,这样情绪稳定血压波动小。
3.测量工作应标准。其中水银柱,袖带尺寸都要符合标准。
4.方法要得当,具体要求如下:(1),被测量者至少静休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或饮咖啡,排空膀胱,患者应尽量放松。(2),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3),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4),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5),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毫米汞柱,然后再以恒定速率(2―6毫米汞柱/秒)缓慢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6),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i时相与第v时相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v时相(消失音)(7),血压单位用毫米柱。(8),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若心率不规则特别是频繁早搏或房颤时,要反复测定6次血压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5.采用袖带式血压计测量血压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首先要注意袖带的宽窄符合标准,不能用儿童血压计袖带测量成人血压,以免造成假性高血压。其次,天冷时,不能怕麻烦,要卷起衣袖,否则会造成测量的血压偏低。
6.人体的四肢血压数值一样吗
人体的四肢血压数值由于解剖部位及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是不一样的,正常右上肢血压比左上肢高5-10毫米汞柱。正常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毫米汞柱,产生这个差别的主要因素在于气袖的宽度,用直接法测压时,上下肢血压并无差别。
7.使用电子血压测量的优缺点
电子血压计经经验证明,电子血压计重复性好,使用快捷,不需特殊培训,结果可靠。使用电子血压计在家庭中自测血压更方便准确。另外,电子血压计取代可能污染环境的汞柱式血压计,尽量减少环境污染。要注意的是,电子血压计有三种,分上臂式,手腕式与指套式。其中手腕式因低于心脏水平,而指套式受动脉弹力回波的影响明显,致使血压测量不够准确,不推荐使用,上臂式可靠性较好,推荐使用。
8.为什么不能单凭一次血压高就诊断为高血压
因为某一次血压的测量只能捕捉到某一短暂时刻的血压,由于血压具有明显的波动性,所以它很难代表受试者的水平,所以必须重复测试血压取其平均值及间隔数日后重复测定血压,根据多次测量血压做出的诊断并加以分类才是正确的。
9.血压在一天中的波动规律?为什么提倡家庭自测血压
正常健康人血压的节律在一天之中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白天波动在较高水平,晚8:00时起逐渐下降,至夜里2:00-3:00时降至最低谷,凌晨血压急剧上升,至上午6:00-8:00时达到最高峰,然后血压持续波动在较高水平,至下晚4:00-6:00时出现第二个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一般来说我们提倡家庭自测血压,原因如下:
1.自测血压每天可测1-2次,在最初诊断或开始调整用药时一天内多次反复测压,更全面。
2.自测血压,因为在家中进行环境比较轻松,不会造成“白大衣高血压”,即在医疗环境下,有医护人员测定病人血压引起短暂的升高反应,血压超过正常的现象。
3.自测血压让患者观察到因服药和经过自身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调整而血压下降的过程,让患者更具有恢复健康的信心。
10.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有三种:1.体重超重;2.膳食高盐;3.中度以上饮酒。其他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有:遗传倾向,吸烟,年龄,性别,工作紧张程度,血液粘稠度,高血脂症,社会经济及心理因素等。
11.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
超重、肥胖已成为高血压病的重要诱因,国际卫生组织已公认超重和肥胖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中国、美国、日本和欧洲都有报告显示人群的体重指数增高,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逐步提高。
当控制了年龄、性别、基线血压值,心率、吸烟、饮酒、等变量后,体重指数每上升一个单位(公斤/米²),高血压病的相对危险性就增加10%。同时女性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性略高于男性。
超重和肥胖还是诱发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脂血症、高血液粘稠度等病因。因此,超重和肥胖不仅导致血压升高,而且使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全面上升,使高血压病的危险层次明显上升。
12.中国人的膳食特点和与高血压发病的关系
“民以食为天”,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熟知的老话。可见,“吃”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之重要,它被视为和“天”一样崇高,是人类生存的必需。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有许多疾病现在伴随着“吃”的问题接踵而至了。现代医学已经证明, 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大量的消化系统疾病,它们都与不合理的“吃”有很大的关系。于是,有许多人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远离荤食,只是吃素”,凡是肉、蛋类食物一概拒绝,日常只与瓜菜为伍,但这样做是不科学的。
中国人的传统膳食的特点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摄入蛋白,特别是优质的动物蛋白较少;摄入的盐较高而钾、钙、镁、及纤维素偏少。大多数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吃的蛋白质越多可以使血压下降。进食鱼虾等优质蛋白质对血压有保护作用。
我们日常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传统膳食,低脂肪,较高的纤维素同样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但“远离荤食,只是吃素”,形成高盐低钾、低钙、低动物蛋白质(优质蛋白质)的饮食类型也是血压随年龄而升高及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
13.每人每天宜摄入多少克食盐
很多人在生活中, 为了贪图菜的味道可口, 往往吃得比较咸,在烹调时放入含盐高的调料(如酱油、黄酱、豆瓣酱等)。还有部分地区人们喜欢食用盐腌制品,导致我国居民的每人每日平均食盐量(包括所有食物中所含的钠折合成盐)为7~20克,高盐饮食是目前引起高血压的三大危险因素之一。
日常饮食中,高盐份的摄入,人群的平均血压,血压随年龄的增长幅度均会明显增高。国外的卫生健康资料大多显示,若每人每天饮食中盐的摄入量超过4克,高血压及其心血管并发症较常见,相反低于此水平时,高血压的发病率会明显减低。
吃得咸会使血压升高,那吃多少才能保证健康的呢?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每天的盐摄入量应少于6克。同时,并非所有的人吃盐过多都患有高血压,不同的个体对盐摄入的血压反应也不一,有人敏感,有人不敏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约一半以上的患者属盐敏感型。所以在一定情况下,食盐摄入量还要因人而异。
14.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什么关系
糖尿病与高血压都是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我国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的患病率估计为60%左右,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3倍。约有50%-70%的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病后,心血管事件危险性增加了4倍,糖尿病患者44%的死亡原因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
我国糖尿病患者成年人中,以患2型糖尿病多见,2型糖尿病和高血压可能具有共同的遗传物质。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着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高血糖则会刺激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从而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过高的胰岛素不但可促进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引起钠潴留,而且还刺激交感神经兴奋,进而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自然升高。以上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就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15.高血压的遗传倾向
高血压属多基因遗传疾病有明显的家族发病倾向,这说明高血压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父母有高血压史者, 其子女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无家族史的2 倍。双亲均是高血压患者,其子女的高血压概率为45%,双亲有一方为高血压的,概率为28%,双亲均为正常血压的,概率为3%。高血压的遗传度在70%左右。
子女受父母血压的影响程度有差别, 但没有同性影响现象, 女儿对遗传的敏感性高于儿子。同时,遗传因素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但是,除了遗传因素外,高血压发病还与其他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必须与环境因素综合作用,才会导致血压升高。
16.静坐生活方式是否容易引起高血压
体力劳动者不易得高血压,而以脑力劳动静坐为主的生活方式的劳动者,易引起高血压已为很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国外知名研究机构通过实验证明,排除年龄、体重、家族式等因素的影响,体力活动少的人比多的人患病高30%。不参加体力活动的高血压患者比体力活动的患者多35%。以静息生活方式为主的脑力劳动者易患高血压。为此相关人员应制定自己的体育锻炼计划,坚持有氧运动,如走路、慢跑、且每周至少三次体力运动,每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17.高血压与年龄的关系
近年来国际卫生组织已确认,高血压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原发性高血压起源于儿童期,也已为许多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青少年的血压水平除随年龄的增高而上升外,还呈现“轨迹”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引起体内生理变化或受外界因素长期的刺激, 健康人群在40 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至老年期由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导致血管弹性明显减退,血压与年龄俱增,至70-80岁达到高峰。
由于高血压受遗传因素影响,因此,有遗传倾向的儿童,不注意养成科学卫生的生活方式很有可能就是明天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对老年人也要控制好血压,以防随年龄增高而出现高血压众多的并发症。
18.吸烟、饮酒对高血压发病的影响
长期的吸烟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是诱发高血压病、冠心病、周围血管性疾病及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吸烟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四大危险因素之一,它可以使高血压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血管病分别增加2倍和1倍,吸烟还可能降低或抵消抗高血压治疗效果,加重脂质代谢的紊乱,减弱血管扩张效应,同时吸烟会使癌症危险性增高45%。
与烟不分家的就是酒,酗酒同样是高血压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国内外权威机构通过对各年龄段嗜酒人群的血压进行监测检查,实验结果得出各年龄段嗜酒人群的高血压检出率均高于无嗜酒人群和吸烟人群。
19.高血压目前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如何
英国一家人寿保险公司的统计资料表明,血压超过150/90mmhg的男性高血压患者,预期寿命将缩短16年。 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2000年已经达到11.26%。然而由于大众健康意识不足,我国高血压的知晓率为35.6%,治疗率为17.1%,控制率为4.1%,也就是在100名血压高于正常的人中间,只有35个人知道自己的疾病,而其中只有17个人接受了治疗,而最终将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的只有4个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遗憾的比例。
近年来,国际卫生组织已确认高血压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和地域等因素有关,高血压病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55岁以前,男性患高血压的风险远远高于女性。
20.高血压病有哪些症状
早期病人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很明显,在体检时才被发现高血压。通常高血压病人可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心悸、眼花、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手脚麻木、疲乏无力、易烦躁等症状,这些症状多为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其轻重与血压增高程度可不一致。
(1)头晕:头晕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有些是一过性的,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有些是持续性的。
(2)头痛:头痛亦是高血压常见症状.头痛的部位常在后脑或两侧太阳穴,并且是跳动性的,多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常在早晨睡醒时发生、洗脸或早餐后减轻,运动或精神疲惫后加重。疼痛部位多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
(3)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病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心悸、失眠较常见,失眠多为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实、恶梦纷纭、易惊醒。
(4)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早期多不明显,但随着病情发展而逐渐加重。表现为注意力容易分散,近期记忆减退,常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情,而对过去的事如童年时代的事情却记忆犹新。
(5)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足趾麻木或皮肤如蚊行感或肌肉紧张、酸痛。有一些病人,常会有手指麻木及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等到症状,故有时被误诊为神经炎、风湿痛。一般经过适当治疗后可以好转,但若肢体麻木较顽固,持续时间长,而且固定出现于某一肢体,并伴有肢体乏力、抽筋、跳痛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预防中风发生。
(6)出血:较少见。由于高血压可致动脉脑硬化,使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故容易破裂出血。其中以鼻出血多见,其次是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据统计,在大量鼻出血的病人中,大约80%患高血压。
晚期出现重要脏器并发症则表现相应症状。
①脑血管疾病:头痛,失语,失明,肢体活动障碍,甚至偏瘫,抽搐,昏迷。
②心脏:心脏肥大,心功能不全,促使冠心病发病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③肾脏:夜尿,多尿,蛋白尿等,晚期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