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消息,2020年7月5日,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温更镇1名牧民,在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就诊期间,经专家组确诊为腺鼠疫病例。患者发病前曾在鼠疫疫源地内活动。目前,该患者已在当地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市旗两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并于7月5日发布鼠疫防控ⅲ级预警。
一、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潜伏期为1~6天,个别病例可达8~9天。这个古老的传染病,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流行,造成的死亡总人数接近1.7亿人。我国也是深受鼠疫影响的国家之一。目前,鼠疫多出现散发病例,已成为一种可防可治可控的传染病,公众不必恐慌。鼠疫的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南方的鼠疫(主要是腺鼠疫)多发生在春夏季节;青藏高原等地区的鼠疫(主要是肺鼠疫)多发生于夏秋季节。
二、鼠疫是如何传播的?
1、传染源:主要的传染源是感染鼠疫的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野生食肉类动物。病人是肺型鼠疫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①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蚤叮咬带病菌的鼠或其他啮齿动物,再叮咬人时引起感染,形成“啮齿类动物→蚤→人”的传播方式。
②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肺鼠疫病人可以通过咳嗽、谈话、呼吸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可以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③经皮肤传播:少数病人是因捕猎、宰杀、剥食患病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病人的痰液、脓液、血液,经由皮肤或粘膜的伤口而感染。
3、人群易感性: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异。疫区的野外工作者、与旱獭密切接触的猎人、牧民是高危人群。
三、被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可以将鼠疫分为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型鼠疫和其他类型鼠疫。腺鼠疫最为常见,通常表现为高热、畏寒、伴有恶心呕吐、头痛、四肢痛、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皮肤粘膜出血点等。多表现为腹股沟区的淋巴结,腋下淋巴结、颈部淋巴结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且发展迅速,多为单侧,一周后淋巴结化脓破溃。肺鼠疫常表现为高热、咳嗽、胸闷、呼吸困难、咳血,由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死率高。败血型鼠疫症状也较为严重,病人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神志不清、谵妄或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出血、鼻出血、便血、血尿等。
四、怀疑自己得了鼠疫怎么办?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诊治,曾在鼠疫流行地区旅游的人应将这一情况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五、鼠疫如何预防?
①避免到疫区活动,避免接触鼠类、旱獭等啮齿动物。
②避免与鼠疫患者接触,与可能感染鼠疫的人接触时做好个人防护。
③接触鼠疫病人的人员,可服磺胺类等药物进行预防性服药。
④对疫区及其周围的人群、参与疫区处理的工作人员接种鼠疫活菌苗。
⑤对疫区居民和进入疫区的群众开展鼠疫防治知识教育。
撰稿:韩姝
审核: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