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尖线虫病(anisakiasis)是异尖线虫属第三期幼虫寄生在胃肠道引起的疾病。人因生食含活幼虫的海鱼而感染。急性期临床表现有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期以胃或肠道嗜酸性肉芽肿为特征,可并发肠梗阻、肠穿孔和腹膜炎。
流行情况
本病多见于日本、欧美等有吃生鱼片的国家,我国尚未见有病例报告,但东南沿海的近海鱼类异尖线虫第三期幼虫感染率很高。异尖线虫病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异尖线虫病在日本、韩国、法国等多个喜欢生吃深海鱼的国家流行。 三文鱼容易被“异尖线虫”感染。此外,大马哈鱼、金枪鱼、海鲈鱼、鳕鱼、带鱼、海鳗、石斑鱼、鲱鱼、真鲷等等海鱼也易被异尖线虫感染。 在日本、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以及太平洋地区等20多个国家有本病病例报告。其中日本已报道人体病例14000余例。主要是这些国家居民喜吃腌海鱼,或喜吃生拌海鱼片、鱼肝、鱼子或乌贼作佐酒佳肴,由此获得感染,使本病成为一种海洋自然疫源性疾病。
在我国尽管迄今尚未见有病例报告,但在国内市售海鱼中,发现鲐鱼、小黄鱼、带鱼等小型鱼体肌肉或器官组织内的异尖线虫幼虫感染率高达100%,感染度高达401条/尾鱼;从东海和黄海获得的30种鱼和两种软体动物发现带幼虫率为84%。可见我
国人群感染异尖线虫病的潜在危险性很大。异尖线虫病是我国禁止入境的二类寄生虫病
形态和生活史
异尖线虫(anisakis )是一类成虫寄生于海栖哺乳动物,幼虫寄生于某些海栖鱼类的线虫。异尖线虫隶属于蛔目,蛔亚目,异尖科。异尖科有异尖线虫属、伪地新线虫属、对盲囊线虫属、宫脂线虫属四种致病虫属30多种虫种。可引起人异尖线虫病的主要有6种异尖线虫:简单异尖线虫、典型异尖线虫、抹香鲸异尖线虫、拟地新线虫、对盲囊线虫和宫脂线虫。
异尖线虫幼虫黄白色,长园筒形,体长1~3cm不等。异尖线虫成虫形似蛔虫,雄虫长为31~90mm;雌虫为63~100mm。成虫寄生在鲸、海豚、海豹、海狮等海生哺乳动物的胃。虫卵大小50.750.7μm*53μm,随宿主粪便排入海水中,虫卵孵化并发育成自由生活的第一期幼虫,在海水温度适宜(约10℃)时,一期幼虫脱壳发育为第二期幼虫,长约230μm。当第二期幼虫被海水中甲壳类动物(第1中间宿主)如磷虾等吞食后,即钻入体腔,并在其血腔内发育成第三期幼虫。第三期幼虫形态细长,大小约30mm*1mm,有侧索,在横切面呈y形。口周围有三个唇(背面一个,腹面两个)和钻齿一个。当海鱼和软体动物(第二中间宿主)吞食含幼虫的甲壳类后,幼虫钻入消化道及其内脏与肌肉组织内寄生。含第三期幼虫的海鱼被海生哺乳动物(终宿主)吞食后,幼虫钻入其胃黏膜内成群生长,发育为雌、雄成虫,交配产卵,完成其生活史。人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第三期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各部位,亦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但此幼虫在人体内不能发育为成虫,一般在2~3周内死亡。异尖线虫对盐、酒精、醋、放射线等有一定的抵抗力,但对温度的抵抗性极弱,幼虫在加热至60℃即可杀死,-20℃2h死亡。
症状
进入人体的幼虫并不变为成虫,而是在胃肠内形成一种被称为好酸球性肉芽肿的病变。感染途径是经口吃进异尖线虫幼虫。感染方式是生吃、半生吃含活异尖线虫幼虫的海鱼(如鲐鱼、小黄鱼、带鱼等)和海产软体动物(如墨鱼)而引起感染。如吃腌海鱼,或吃生拌海鱼片、鱼肝、鱼子或乌贼作佐酒佳肴,由此获得感染。
人不是异尖线虫的适宜宿主,但幼虫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各部位,亦可引起内脏幼虫移行症。在人体寄生的虫体均为第3期幼虫,中肠部体宽为430~550μm,无侧翼。 人体感染本虫后,轻者仅有胃肠不适,重者表现为在进食后数小时上腹部突发剧痛伴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纤维胃镜可见胃粘膜水肿、出血、糜烂、溃疡,晚期患者可见胃肠壁上有肿瘤样物,病理特点是以粘膜下层为中心的伴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脓肿或瘤样肿物,肿物内可见虫体断片、角皮或肠管等。除在胃肠外,虫体可在腹腔、泌尿系统、皮下组织等处形成肿物。
潜伏期一般为2~20h,多数在12h内发病。肠异尖线虫病潜伏期较长,一般在吃鱼片后1~5天发病。 异尖线虫病可分为胃异尖线虫病、肠异尖线虫病和胃肠外异尖线虫病三种。
1.胃异尖线虫病:最常见、报告病例最多,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是由于再感染而引起的arthus型过敏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胃痛、恶心和呕吐,通常在吃了受感染的鱼生后4~6h后发病。慢性型是为初次感染所致的局限性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顽固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和呕吐,可以持续几个星期甚至二年,常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幼虫寄生于胃体部和胃角部占85%以上,常引起胃部充盈缺损和粗大皱襞、胃体变形、胃黏膜轻度渗血及糜烂。胃镜检查、胃液检测可发现异尖线虫第三期幼虫。
2. 肠异尖线虫病:病变部位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和直肠等。多发生在食鱼生后1~5d。其表现为下腹部剧痛、恶心、呕吐、腹胀和低热,继而出现腹泻、柏油样黏液便,右下腹和脐周等处有压痛。通过症状诊断较困难,容易和胃溃疡、胃肿瘤、阑尾炎相混淆。在病变组织中发现本幼虫而确诊。有时可伴有荨麻疹等;可出现腹水,呈淡黄色透明血清样液体;白细胞明显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较少有;患者常因肠穿孔、腹膜炎或局限性肠坏死而手术。
3.胃肠外异尖线虫病:异尖线虫幼虫在生食海鱼片时直接钻
入咽喉部黏膜内,引起食管异尖线虫病,表现为喉咙发痒,恶心或咳嗽、咳痰,常可将幼虫从痰中咳出或呕出。用纤维内镜检查可在食管下段发现有白色虫体,用钳取出而症状缓解。异尖线幼虫还可移行至肝、胰、大网膜、肠系膜、卵巢、腹壁皮下,腹股沟或口腔黏膜等,引起腹膜炎、嗜酸性肉芽肿和皮下包块,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 诊断和治疗
异尖线虫病的诊断主要根据有无吃生鱼史、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学检查来进行确诊。在病变部位检出或发现病原虫对本病的诊断具有决定意义。虫体主要寄生于胃肠壁,患者发病急骤,酷似外科急腹症,常致临床误诊。 诊断本病依据从胃内检获幼虫。虫体多在胃大弯侧发现。用体外培养的幼虫分泌排泄物作抗原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是本病的重要辅助诊断方法。
目前尚无特效驱虫药物治疗。胃或咽喉与食管异尖线虫病应及早做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虫体立即钳出。对肠异尖线虫病采用保守疗法。对于肠异尖线虫,在依靠病史、x线透视和免疫血清学等方法确诊后,也应尽快取出虫体。近报道用阿苯达唑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可在发现或取出虫体困难的情况下使用阿苯达唑治疗。辅以抗感染、抗过敏药物,在抗感染与抗过敏处理的同时严密观察病情,一旦发现有肠穿孔、腹膜炎或肠梗阻等并发症,立即手术治疗。
预防
饮食:不吃生海鱼片或半熟的鱼片。饮食应以清淡而富有营养为主。 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等刺激物。
本病的感染源主要是鱼类,所以避免生吃海鱼片或半熟的鱼片是首要的预防方法,鱼肉要加热熟制后食用。异尖线虫在20℃冷冻24h后便可全部死亡,所以各种海鱼需在-20℃冷冻24h后才上市能有效地降低人群感染。加强进口鱼类的卫生检验,对海产品进行严格检疫,防止受污染的产品进入市场。